http://www.sh.chinanews.com.cn/shms/2024-01-24/120874.shtml
中新网上海新闻1月24日电(记者 陈静) 提高“学校—医疗机构—社区—家庭”齐抓共管合力,积极开发家庭教育线上线下指导资源,搭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一体化平台……24日正在此间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上海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十分关注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早期识别与干预。
上海市政协委员解超提出搭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一体化平台:要在大中小学均建立预警防控体系,形成学生动态心理成长档案。在中小学建立“学校-年段-班级”三级预警防控体系,在高校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他认为,应该动态追踪每名学生在大中小学时期的心理状态变化,建立有记录可追溯的一生一档案。
在接受采访时,解超表示,学生在大中小学会经历不同的社会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需要解决的危机或心理发展任务。而大中小学各学段间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对独立,各学段间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脱节。同时,缺乏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也是目前的现状。
如何解决?解超希望深化家校社协同,形成全域心理育人格局。他倡导推动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圈,建立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学生“五位一体”责任体系,教育培训、监测预警、帮扶助困、干预调适、治疗跟踪“五道防线”体系,掌握动态数据资源、优质教育资源、咨询服务平台、心理援助组织和精神心理门诊“五个一批”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系统性、强有力的协同保障,增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一体化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