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 | English
| 在线投稿 |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 > 正文
【解放日报】数智时代为何更需要培养人文精神?专家:赋予看懂世界的能力
    发布日期:2025-09-27     【信息来源】新闻网(新)     作者:新闻中心

  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89926

  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技术——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依赖,知道它能做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9月24日,“悦见人文”人文社科走进立信系列活动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上川路校区举行。上海市社联主席徐炯,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解超等出席并共同启动活动。

  徐炯在致辞中表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朋友们站在人生的起点上,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肩负建设新时代的使命,呼唤思想的锚定、精神的沉潜。上海社科界必须要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积极做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工作,以丰富的人文社科精神滋养,陪伴学生们的美好成长时光,照亮青春力量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同向同行之路。

  据介绍,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共同打造的“悦见人文·立信”系列活动,将通过经典阅读、名师讲堂、跨学科研讨等形式,把哲学、历史学、文学、伦理学等学科的思想力量融入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期,搭建连接理论与实践、历史与未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帮助立信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锚定价值坐标,在专业精进的同时涵养家国情怀、拓展全球视野、筑牢伦理底线,成长为财经能力与人文魅力兼备的时代新人。

  活动现场,解超以“在数智时代扎根成长:做有思考 有温度 有担当的时代追风者”为题,作首场讲座并为2025级同学上“新生第一课”。他以师长和朋友的身份,与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时代、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思考与期许。

  解超认为,大学应该成为青年人理性审视并主动建构与数智时代关系的新起点。年轻的同学们成长于“永远在线”的环境,在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渐建立自己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模式。开启大学时光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技术——既不盲目排斥,也不盲目依赖,知道它能做什么,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他表示,大学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人格的塑造;不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判断力的培育。在数智时代,更要学好基础学科、培养人文精神,其价值不在于能否快速变现,而在于其赋予青年人看懂世界的能力,帮助年轻的同学们建立稳定的价值坐标,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能够在复杂情境中做出有温度、有立场的判断。

  他提出,立信学子们要成为清醒的、有方向、有温度的追风者——追真理之风,守人心之信,立家国之志。要做到善用但不盲从AI,做思维的主人;要能够多读“无用”之书,涵养自由之思想;要坚守价值立场,做有温度的行动者,真正成长为用自己的思考和体验照亮别人的人,成长为定义价值、决定未来走向的人。

  “悦见人文”项目是市社联构建分众化、广覆盖的社科普及新格局的创新举措。项目秉持“以文化人”宗旨,邀请人文名家学者,走进沪上高校,结合经典之作,以讲座、对谈、互动为径,搭建知识的阶梯,使高校学子深入人文社科之堂,编织思想的经纬,促致知之途因经典而致远,使格物之工得人文而愈精。据悉,该项目将继续拓展到本市其他高校,形成惠及广大学子的社科普及新平台。

点击率:    编辑:新闻中心
相关信息
【新民晚报】AI时代为何更要上好这堂人文社科课? 【阿基米德】“悦见人文”活动走进立信,为财经学子上“开学第一...
人文艺术学院赴西南财经大学调研 学校举行“悦见人文·立信”启动仪式暨新生开学第一课
【光明日报】第四届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论坛在沪举行 【中国新闻网】沪港如何开展金融合作?专家:应推动两地错位发展...
【光明日报】开学季,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新生收到毕业学姐手写... 学校专题研讨深化人才培养综合改革
学校专题研讨高质量人才培养促高质量充分就业 【教视新闻】专家学者齐聚申城 共绘“一站式”社区育人新蓝图
上川路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文翔路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中山西路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