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税收法律研究基地“税收服务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基层税务机关、税务师事务所等200余人参加。

活动现场举行了《中国国际税收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发布会。作为国际税收领域的第一本蓝皮书,报告坚持“向外打开”和“向内聚焦”相结合的思路,设置了总报告和政策篇、管理篇、借鉴篇、专题篇四个部分,力图展示国际税收发展变化的全貌。
在主题演讲环节,上海财经大学财税投资学院院长范子英通过梳理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直接税体系”的政策演进脉络,揭示了我国“提高直接税比重、降低间接税比重”的税制改革方向。他认为,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我国的实际直接税占比并不低。近年来税制结构的优化,在实现税制结构改善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宏观税负水平。
对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税收现代化,首都经贸大学财税学院代院长何辉总结了其核心特征:它是根植于中国国情、以人民为中心并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法治轨道上稳健前行的现代化;更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追求合作共赢的现代化。
今年3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新版《涉税专业服务管理办法》,将“税务筹划”调整为“税务合规计划”。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蔡昌系统梳理了这一概念演进,并重点解读了新规。在他看来,税务合规计划导向是“交对税”,助力税收秩序重构与企业长期稳健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薛钢提出,在政策与征管技术驱动下,税收治理转向“合规优先”。区别于传统税收筹划,税务合规以风险可控为目标,税企呈合作协同关系。这种合作式治理以税企信任为基石,通过风险共防实现双赢,能为企业防控风险、赋能资本、适配环境。
东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副院长李静怡研究发现,加强平台税收监管在短期内会通过价格、品类与质量三大效应,对消费者福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市场竞争能有效缓冲该负面冲击。她建议,应致力于构建“精准协同”智慧税管体系,实施差异化监管,强化反垄断,深化“以数治税”,平衡税收公平与消费者权益。
专家学者与实务界人士还就税务师行业服务新质生产力、税务合规、消费税改革、新时代财税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