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学校积极组织师生通过多种方式收看大会直播共同见证庄严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盛大阅兵仪式在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师生们纷纷表示,要从伟大抗战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团结奋斗,挺膺担当,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立信力量。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学生处副处长党委武装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李羽佳表示,“观看九三阅兵,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使我深受震撼、备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暴、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阅兵场上人民军队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胜利之师的形象令人肃然起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不仅是国家实力的庄严展示,更是对历史的深切致敬,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弘扬。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党委保卫部部长、保卫处处长徐利民认为,“九三阅兵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也是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此次阅兵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超过40%,这些装备按实战化联合编组,涵盖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将在本职工作中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守护校园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处长姚杰表示,“今天观看阅兵式,内心满是震撼与自豪。整齐划一的步伐踏出坚定信念,先进精良的装备彰显雄厚实力,每一幕都直击心灵。这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国家力量的生动展现。今天的阅兵式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与利益,有信心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国家的强大让我们在与国际友人交流时更有自信,我们将通过更高质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与和平信念的人才,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开放、自信、强大的中国,为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贡献立信力量。”
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黄伟认为,“此次盛大阅兵,不仅是对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庄严纪念,更是对‘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刻诠释。阅兵式上,一系列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武器装备震撼亮相,这不仅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更是我国科技实力与综合国力跃升的生动缩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为祖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深感振奋。这钢铁长城,正是我们维护和平、潜心发展的坚强保障。与此同时,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强大的国防需要强大的教育作为支撑。阅兵所展示的强军伟力,激励着我们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为国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一流人才。让我们将这份激动与自豪,化为立德树人、教育报国的具体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会计学院党委书记谢何融表示,“九三阅兵以磅礴之势向世界展示中国力量、彰显中国担当,既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更是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抗日战争烽火岁月中淬炼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也是立德树人的精神瑰宝。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工作中坚持以伟大抗战精神为引领,将育人使命熔铸于时代征程——将其转化为直面百年变局、矢志民族复兴的坚毅定力,永葆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扛起阐释精神价值、滋养青年家国情怀的责任担当,引导学子怀爱国之心,强报国之能;主动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攻坚克难,推动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强国建设深度融合,持续探索育人新路径。”
统计与数学学院党委书记董艳认为,“当阅兵部队迈着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步伐接受检阅时,挺拔的军姿、如炬的目光,配上精良先进的装备方队、米秒不差的空中梯队,那磅礴气势彰显着如今中国的国防实力。我心潮澎湃,强烈的激动与自豪感交织于心,和平来之不易的体悟在此刻格外深刻。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这份触动化为沉甸甸的责任,在育人过程中,我们既要引导学生铭记历史,深知和平的珍贵源于先辈的牺牲;也要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培育学生,让他们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强本领、护和平、担使命的行动力,凝聚师生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贡献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邵军航表示,“当歼-20战机划破长空、东风导弹方阵如钢铁洪流般行进时,展现的不仅是国防实力的飞跃,也是对80年前那场伟大胜利的庄严告慰,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始终是和平的捍卫者!铭记历史,还要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民族的尊严从来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要以国家强盛做坚强的后盾;唯有自强不息,方能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今天,我们以阅兵的方式致敬先烈,不是沉溺于仇恨,而是要避免悲剧的重演;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建设国防,是为了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我们要在师生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铭记历史,缅怀在抗击外敌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战争中牺牲的先烈;同时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在教育强国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法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龙英锋表示,“一个多小时的阅兵式,让人心情激动,热血沸腾,难以抑制的热泪涌上眼眶!我深深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作为中国人的幸福感油然而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使得有十几亿人的祖国在短短一百年不到的时间从积贫积弱走向强大。阅兵式荡气回肠,激人奋进,充分展示了胜利之师、威武之师、和平之师和人民之师的强大实力。强大的军队是人民幸福安康、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没有强大的军队就没有强大的祖国。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赵阳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既是对历史的深刻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奋进征程的有力号召。九三阅兵所彰显的国家意志与民族气魄,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深切告慰,更以直观震撼的方式展示了国威军威,让我们在倍感骄傲的同时,深刻体悟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真理伟力。作为一名高校党务工作者,我愿将爱国心化为强国志、报国行,把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与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岗位,重服务强贡献,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奋力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金融学院副院长刘晓明表示,“九三阅兵让人心潮澎湃!80年前,中国人民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80年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我们终于强起来了!我们的尖端科技不断突破,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让世界惊叹。这就是中华气概,这就是华夏文明!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也不惧怕任何威胁,对于胆敢欺压我们的敌人,中国人民必会同仇敌忾、奋起反抗。能战方能止戈,感谢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国际经贸学院教师赵晓霞表示,“今天上午的阅兵式气势恢宏,振奋人心。当威武的方队和国之重器亮相时,我心潮澎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回望历史,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率先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彻底战胜法西斯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日之和平来之不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高校教师,我深知这支威武之师不仅是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钢铁长城,更是我们能够安心教书育人、追求学术理想的和平保障。一个稳定、强大的国防也为我们在复杂的国际经贸谈判中赢得了底气和尊重,是保障我国海外利益、维护国际贸易通道安全、提升全球经济话语权的坚强后盾。我们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立德树人事业中,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赵海益表示,“八十年前的血与火,铸就了中华民族不屈的丰碑。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华儿女用生命和尊严捍卫家园的伟大斗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先烈们以血肉之躯抵挡侵略,展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人类追求和平的深刻警示——和平从来不是命运的自然馈赠,而是需要生命捍卫的珍贵成果。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分裂则弱,团结则强。今日之中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更需要弘扬抗战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传承历史记忆、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要引导青年一代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力量。历史之镜照亮前路,和平之鸽必将高飞,中华民族必将复兴。”
金融科技学院教师赖致轩表示,“观看九三阅兵,深感这是一堂直抵人心、振聋发聩的历史与爱国主义教育课。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刻内涵。阅兵式全方位彰显了我国国防建设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徒步方队“一老一新”的同台展示,空中梯队模块化、体系化的联合编组,装备方队实战化的战略武器全面展现了我军的传承与创新、协同作战能力以及新域新质战力。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我们应该以历史为笔,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复兴的艰辛历程;以和平为墨,结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倡议,培育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黄黎明表示,“今天上午,九三阅兵举行。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这场气势恢宏的盛典,深受震撼和教育。阅兵场上,45个方(梯)队以昂扬姿态接受检阅,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集中亮相,展示了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辉煌成就。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抗战精神的传承。80年前,中国人民以数千万军民伤亡的代价赢得了抗战胜利,用生命铸就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今天,作为思政课教师,我更加坚定了讲好抗战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使命。我要将在阅兵中展现的强国强军风采、民族团结力量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引导青年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炜炜认为,“九三阅兵不仅是对那段艰苦卓绝历史的深刻缅怀,更是对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崇高致敬。本次阅兵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既注重历史传承,又富有时代特色。当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装备方阵驶过时,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国防力量的磅礴气势。这些完全国产化的装备,凝聚着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彰显着自主创新的成果。徒步方阵中‘一老一新’的对比格外鲜明:抗战老部队承载着历史记忆,新质战斗力方阵则体现着科技强军的方向。这种布局不仅展现了我军适应战争形态演变的能力,更让年轻一代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找到责任坐标。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会计学院2024级审计硕士研究生汤陈惠表示,“观看九三阅兵时,我的内心始终涌动着热血与感动。当整齐的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步伐走过,当先进的装备方阵展现大国力量,当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老同志颤颤巍巍地起身敬军礼,每一幕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胜利’二字的沉重与光荣。那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换来的和平,是中华民族在绝境中不屈抗争的见证。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懂得,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唯有自强,才能让和平的种子扎根;唯有奋进,方能告慰为民族解放献身的英灵。这场阅兵,让我对‘责任’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校国旗班退伍本科生、会计学院吕骜元表示,“作为一名退伍大学生,担任校内升旗仪式的旗手,我深感荣耀与责任。当亲手升起国旗,注视它迎风飘扬,我仿佛再次置身军营,心中充满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观看阅兵式,受阅官兵整齐划一的步伐和新型装备的磅礴气势,让我倍感自豪。这份震撼与感动,源于对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深切体会。我深知,今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我将永葆军人本色,退伍不褪色,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在未来人生路上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长、国际经贸学院本科生王蕴淳表示,“当护旗梯队划破长空,鲜红的旗帜在蓝天映衬下格外夺目,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当徒步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每一步都踏得坚定沉稳,那是对先烈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坚守。当装备方队中,各类新型武器装备整齐列阵,铁甲洪流尽显大国底气。这一幕幕无不让我真切感受到祖国国防力量的飞速发展,无不让我感受到这不仅是一次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提醒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激励着我们以更强的责任感守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新进社”社长、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郭德皓表示,“九三阅兵庄严隆重,展现了祖国的强大与团结。信息支援部队等全新打造的战略性兵种首次列阵,不仅勾勒出人民军队向科技强军的转型轨迹,更以‘科技+硬核实力’的姿态宣示了决胜未来的底气。受阅方队‘以老带新’的编队方式,既赓续了抗战英雄的红色血脉,又展示了现代强军的新布局,深刻诠释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内涵。我的祖父曾是新四军的战士,凝视着受阅队伍中传承新四军血脉的方阵,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感到无比骄傲,更坚定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决心。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摄影 忻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