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财政学科属性与定位: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2017年常务理事会暨基础理论研讨会在我校松江校区行政楼举行。本次会议由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与我校联合主办,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参加本次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吴俊培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教授、广西财经学院副校长蒙丽珍教授、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裴育教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杨志勇研究员等23个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会前校党委书记李世平教授会见了各位专家学者。
开幕式由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光焰主持,李世平和研究会理事长马海涛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和开幕辞。李世平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的重要性,并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国际化交流等多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对各位专家给予学校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尤其期待在人才引进、财政学科建设方面给予学校更多的支持。马海涛代表理事会对学校精心的会议准备表示感谢。他指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客观需要对财政学科属性与定位等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财政学科发展面临的“三新”即“新形势、新机遇、新发展”进行了诠释。
上午的主题演讲分别由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副理事长刘小兵,厦门大学教授、副理事长陈工主持。安体富教授、吴俊培教授、丛树海教授、蒋洪教授等十二位专家进行大会主题演讲,围绕财政学的学科属性、国家治理背景下财政职能定位、西方财政学科发展借鉴等方面,对我国财政基本理论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下午的专题研讨分别由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副理事长孙开,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副理事长陈志勇主持。白彦锋教授、刘京焕教授、王振宇所长、郭平教授等二十多位专家进行互动研讨,围绕财政学的使命、财政理论体系的重构问题、构建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理论等多方面开展丰富的讨论。全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杨树相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对会议研讨的成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对承办方热情周到的会议安排表示感谢。
在国家治理的大背景下来定位财政,这标志中国财政改革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标志着中国的财政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此次研讨会正是在财政学科发展的重要节点举办的一次会议,将会对新时期财政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同时,会议期间,专家们也对我校财政学科的发展与定位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对我校的财政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起推进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安体富教授发言

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吴俊培教授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丛树海教授发言

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发言

(摄影 张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