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 | English
| 在线投稿 |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 科教 > 正文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张为国教授作学术讲座
日期:2017-06-06     【信息来源】会计学院     作者:马丽娜

  5月27日下午,会计学院在松江校区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张为国教授受邀作题为《其他综合收益及业绩指标的决策有用性》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会计学院院长邵军教授主持,部分师生参加。讲座结束后,副校长万峰接见了张为国教授,对张为国教授的学术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他来我校作专题报告表示欢迎和感谢,并探讨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能性,人事处处长刘永琴参与了接见。

  张为国首先从其他综合收益及业绩指标的决策有用性的研究背景出发,介绍了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会计理论在资产负债表观与损益表观之间做出不同选择的原因。他指出,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不是提供有关报告主体价值的信息,而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向该企业提供资源作出经济决策,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评估对该企业未来净现金流量的预期。

  张为国向与会师生分享了对损益表中关键业绩衡量指标的争论,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哪些是能够反映持续的、可重复发生的盈余或获利能力的主要业绩衡指标?由此引发了对其他综合收益的探讨。张为国对比了原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其他综合收益所包含的内容,发现随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更新,其他综合收益中所含指标也在不断增加,这也使得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进行2011年新项目立项咨询时收到了更多关于其他综合收益的反馈。

  张为国教授从自己作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的经历出发,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概念框架时对于热点问题的考量,比如财务业绩的界定、损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界定、其他综合收益所应包含的内容,以及其他综合收益是否可以转回等。同时,他还与在座师生分享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业绩计量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张为国表示,努力为其他综合收益寻找坚实的概念基础,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目前在其概念框架项目中的主要工作之一。尽管找到普遍接受的解决方案很重要,但是这一点很难做到,比较好的方法可能是在业绩报表中对不同业绩衡量(指标)提供更多指南,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他综合收益。这样的指南应当是原则导向的,而不应当是描述性的。我们也应当跳出传统财务报表结构来看,并思考在现代IT和沟通交流环境下如何提高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

  讲座结束后,张为国教授在会计学院院长邵军、副院长谢何融的陪同下参观了中国会计博物馆,并与恩师娄尔行教授的塑像合影留念。

点击率:    编辑:新闻中心 王蕾
相关信息
会计学院开展第三期圆梦“微心愿”活动 附属学校教职工参观中国会计博物馆
知行合一真学做 深接地气贯始终 继续教育学院、国际财经学院扎实... 服务师生初心不改 履职尽责共担使命 国际经贸学院推进主题教育高...
【中国经济网】“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论坛在上海举... 【浦东电视台】专家相聚论坛 共议国际商事仲裁发展
【中国网】国际商事仲裁发展论坛服务“一带一路” 杨志国客座教授聘任仪式暨学术报告会举行
【新闻晨报】以论坛形式举办高端人才招聘会,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全... 国际经贸学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征文活动
上川路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文翔路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中山西路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