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金融科技学院服务浦东新区资管中心建设地方立法研究项目结项评审会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顾晓敏教授,上海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梁庆,陆家嘴管理局金融航运服务处副处长徐璟,以及评审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出席会议。结项会由顾晓敏主持。
梁庆在致辞中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资产管理行业已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如何通过地方立法支持浦东新区建设和发展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金融科技学院院长殷林森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成果汇报。课题组通过深入调研,形成了一份详实的专题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国内外资产管理中心建设的经验,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同时,课题组还起草了一份全面的立法草案,为上海浦东新区资产管理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政策框架。
评审专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创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冯芸教授、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曹啸教授、浦东新区区委金融办投资促进处处长许红燕、伦敦金融城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刘晓卉等专家从各自专业角度进行了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项目成果系统梳理了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全球资管中心的制度创新与实践经验,对浦东新区的对标分析具有较强针对性;数据支撑扎实,尤其在税收政策、跨境资本流动等领域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衔接逻辑清晰,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
顾晓敏对专家点评表示感谢。她强调,本次课题的成功得益于学校跨学科团队的协同合作,以及扎实的调研基础。课题组通过多轮业界专家座谈,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取得了显著成效。她表示,立法工作的推进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未来将持续关注陆家嘴管理局的工作需求,携手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地实施。
该项目成果关注跨境金融合规、争端解决机制等立法难点,符合浦东新区“引领区”定位;立法建议与浦东新区法规制定条例衔接紧密,权限边界界定合理,提出“监管沙盒”立法试点方案,具有制度创新价值;项目对资管机构落地浦东的痛点(如人才引进、跨境结算)提出了务实解决方案,提出的QFLP/QDLP机制优化建议对行业实操具有参考价值。
(供图:冯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