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人文艺术学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组织师生在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会议室及多伦路街区开展理论学习与“行走党课·传承奋斗初心”主题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怡轩副教授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题作专题讲座。他紧扣全会的核心要义,从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战略定位、重大改革部署的核心内容、教职工践行全会精神的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讲解,为大家解读政策内涵,用鲜活的案例阐释发展方向,帮助师生精准把握全会对教育领域、文化领域提出的新要求,明确新时代教职工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方向。人文艺术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施振菁等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学习体会。
理论学习结束后,师生一行至多伦路街区(含山阴路、四川北路沿线等核心区域)开展沉浸式“行走党课”。多伦路街区党史资源丰富集中、主题鲜明,涵盖地下斗争、文化战线、情报战线三类重要历史遗迹,是“四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本次党课特邀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党校讲师康涛主讲,循着“鲁迅故居—瞿秋白寓所—尾崎秀实旧居—中西功旧居—上海区委旧址(江苏省委旧址)—内山书店旧址—赵世炎寓所—周恩来隐居处—左联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的主线,在历史现场回溯中国共产党早期城市斗争的峥嵘岁月。
在山阴路132弄鲁迅故居与133弄瞿秋白旧居前,康涛详细讲述了“左翼文化对角线”的故事:作为我党领导文化战线斗争的重要遗迹,此处见证了鲁迅与瞿秋白以笔为刃坚守阵地的历程,瞿秋白曾多次在此避难,二人深厚的革命情谊与无畏的斗争精神,体现了左翼文化运动在革命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走进山阴路124弄中西功旧居、145弄尾崎秀实旧居,“红色情报对角线”的传奇故事令人震撼。康涛介绍,二战期间,两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深入情报一线,准确预判日本南进战略与太平洋战争爆发时间,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927年,在山阴路57号上海区委旧址(江苏省委旧址),首任省委书记陈延年被捕后坚贞不屈,29岁壮烈牺牲;6天后,接任的赵世炎不幸被捕,26岁英勇就义。
随后,师生依次走访多伦路189号赵世炎寓所、永安里44号周恩来隐居处,在地下斗争遗迹中聆听周恩来临危不乱部署撤离的史实,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智慧胆识;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重温1930年党领导文艺工作者开展文化反“围剿”的历程;在李白烈士故居,了解《永不消逝的电波》主人公原型的事迹——1937年他搭建秘密电台投身情报战线,在1949年5月7日离上海解放仅20天时英勇就义,“电波不逝,信仰永存”的精神让师生备受鼓舞。

参与师生纷纷表示,将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把红色研学收获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教学科研与学习中传承红色基因,以奋斗姿态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

(供图 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