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学校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图书馆结合多校区图书馆实际情况,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分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调整细化开馆方案,克服各种工作人员被封家中的困难,落实现场工作人员,确保了师生读者对图书馆线上、线下的各类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网上教学,图书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优化服务,在图书馆网页上设立“电子教材”模块,师生可按学院、课程找到相关教材,为疫情期间教学提供保障。同时,图书馆为校外师生直接访问部分电子资源提供方便,师生员工无需下载客户端,在指定页面使用学校统一认证平台账号登录后即可使用。现已开通的数据库有: 中国知网 、 万方、 Springer 、 Elsevier、 Web of Scienc 、 EBSCO、 锐思金融、 ProQuest ABI、 Wiley资源等。图书馆还积极收集数据库各种服务信息,开通了CSMAR(国泰安数据服务)新增功能-edu邮箱注册可随时随地使用数据库。
自3月17日14时图书馆恢复开放以来,根据上级防疫精神的新变化,开展网格化细致管理,先后落实了预约入馆、“一桌两人,对角就坐”、“一桌一人,同向而坐”的限流防控原则,严格要求入馆读者不聚集、不讨论、全程佩戴口罩、按预约入座,增加巡场次数,定期通风消毒,努力为入馆读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学习环境。
居家办公的老师们在配合社区做好防疫的情况下,继续按计划落实好各项常规工作。两校区线上《信息素养课程》教学有序推进。文献及时微信群传递服务一如既往地受到教职工的欢迎,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远程及时优质服务。阅读挑战赛、信息素养大赛、数据库的使用培训、论文写作培训、线上咨询服务继续如火如荼地开展。
防疫期间恢复开馆以来,两校区图书馆每天分别为近400位读者做好服务。随着近期考研复试线上面试学生的增多,图书馆尽最大力量配合学校,满足这些学生的特殊考试需求,获得师生的好评。截至3月23日,两校区图书馆已为17位学生提供了考研复试面试服务。
(供图 李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