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网 | English
| 在线投稿 |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 > 正文
【上海广播电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
    发布日期:2021-11-08     【信息来源】新闻网(新)     作者:新闻中心

  https://m.ajmide.com/m/branddetail?id=33965699

  昨天(7),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年会(2021)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举行。来自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国防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央党校、浦东干部管理学院、上海市委党校等院校的专家学者13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研讨。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书记、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解超谈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历史生动地证明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奋斗目标。在新发展阶段、新的历史方位,只有将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把握共同富裕的时代特性;只有将实现共同富裕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突出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只有将实现共同富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呼应,才能更有效地增添共同富裕的世界意蕴。

  

  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就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高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展开了深入探讨。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科学社会主义》副总编、中央党校郭强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本质实现首先不是结果上的,而是规则上、制度上的,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他认为共同富裕重点不是三次分配,重点是二次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原常务副会长、《理论视野》杂志主编、中央党校秦刚教授认为,进入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共同富裕成为更加紧密的一体化进程,共同富裕是现实要求,也是长期的历史任务。

  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公龙教授说,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重要分析视角,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理论上验证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价值,从实践上推动了世界历史样态的创新发展,从价值上彰显出21世纪世界历史的价值取向。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士引认为,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尤其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过剩经济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新发展阶段从“经济的社会形态”向“人的社会形态”转型创造了前提条件。

  作者:上海电台通讯员黄黎明

点击率:    编辑:新闻中心
相关信息
【中国经济导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长三角中小学共同探索诚...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信用中国》赴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中心现场教学 【中国新闻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
中国共产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
【上海电视台】大学教授深入中学课堂 大手牵小手探索诚信教育一... 上海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举行国家课题申报辅导
我校教师参加长三角与华东地区商学院案例开发与教学研讨会 “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召开
上川路校区:浦东新区上川路995号 文翔路校区:松江区文翔路2800号 中山西路校区:徐汇区中山西路2230号
沪ICP备09005481号-4 CopyRight ©2015-2016 版权所有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