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1/12/01/16383315021409026729.html
作为教育部、上海市共同成立的首批10家分中心之一,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分中心近日成立,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与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将共同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建设。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指出,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伟大建党精神的研究、传承和弘扬离不开大数据和信息化的支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拥有财经大数据建设形成的学科基础,积累了丰富的大数据建设经验。市委党史研究室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已共同组建协同创新团队,从梳理党的领导人关于建党精神的论述、系统整理党的创建史研究资料和建党精神研究成果着手,推进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建设,共同打造伟大建党精神研究资源高地,自觉担负起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荣使命,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的坚定推进者和忠实践行者。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力表示,目前,学院已经建成了具有企业级处理能力及服务体系的财经大数据平台,在高校中率先形成依托财经数据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典范,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立信分中心将力争建成数据库资源的成果展示平台,努力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伟大建党精神中心数据库高地。
随后举办的“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上,专家对数据库建设建言献策。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长徐建刚表示,深化伟大建党精神研究,首先要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和内涵,建党精神不等同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的其他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要吸收已有的成果,避免重复建设。人工智能的介入,或许能解决党史研究中的许多问题。
上海市社联副主席、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长忻平指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主动回应时代需求,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建设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为研究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资源。与此同时,忻平建议,数字资源库建设要突出上海特点,加强和整合现有资料库和数据库,亦可以去海外收集、整理相关史料。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红娟结合个人的学术经验,认为信息化在党史研究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可以避免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出现的空泛化和碎片化倾向。伟大建党精神数字资源库建设与伟大建党精神研究相辅相成,数据库建设为研究提供史料支撑,研究为史料的收集指引方向。数字资源库建设需要挖掘地域性史料,同时要加强民间文本的收集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