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海市第八届数量经济学理论与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浦东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由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和我校共同主办,国际经贸学院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形式。开幕式上,副校长顾晓敏和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理事长、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朱平芳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国际经贸学院院长陈霜华主持。
顾晓敏代表学校向莅临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和经济学学科发展概况。她指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中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海要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更好地发挥龙头辐射作用,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顺利实现贡献力量。凝聚有识之士,共同为推动上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是本次论坛举办的题中之义。学校历来非常重视举办各类学术交流会议,此次会议将围绕数量经济学热点问题展开研讨,为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朱平芳感谢我校和国际经贸学院对承办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上海数量经济学会重点关注数量经济学的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学会定期与高校举办学术研讨会,通过互动交流共同推动数量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与探索。
上午的主题报告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朱喜教授、上海海事大学吴先华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徐大丰副教授,我校彭飞副教授分别汇报了“学校质量、个人禀赋与教育回报的城乡差距”“基于CGE模型的COVID-19疫情灾害综合经济损失评估研究”“基于模拟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兑换风险研究”“Cross-border acquisition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publicly listed companies”等重要论文。线上线下共14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老师和专家们交流了想法,互动场面积极热烈。
下午分论坛设四个线上平行会场,共有20篇学术论文参与交流,涵盖财政、金融、教育、医疗、养老和环境等研究专题。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和我校等高校的青年学者们分别展示了当今数量经济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的最新成果,与会学者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闭幕式环节,朱平芳宣读了本次研讨会的征文获奖名单。由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组织专家匿名评审,分别在研究生组和青年学者组入选论文中评选优秀论文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获奖学者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
本次会议的举办,对提升我校经济学学科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将与我校进一步深化合作,继续为广大经济学者搭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供图:杨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