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推进大中小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教育一体化研讨会”在上川路校区举行。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晓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许瑞芳教授,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高立伟教授,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游昀之教授,《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主编、高级记者王多,《宣传通讯》编辑部采编中心主任、主任记者吕东卉应邀出席并作交流发言。会议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经伟主持。

与会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丁晓钦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可以结合前沿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挑战与机遇,进而深入理解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价值与指导意义。许瑞芳指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既要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要注意不同学段的梯度差异,体现教学的层次性,系统推进各学段的有效衔接与贯通。高立伟强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方法要因段而异,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成长规律,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与内在逻辑的有机统一。游昀之认为,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要以教材一体化筑牢内容一体化的根基,鼓励课堂实践创新,通过“同题异构”等方式,真正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王多指出,要从学生熟悉的经验切入,让抽象知识在鲜活案例中“落地生根”,要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教学深度的阶梯式上升。吕东卉认为,要以扎实的理论功底为根基,深刻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核心精髓;以生动的社会实践为课堂,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贯通;以鲜活的时政热点为素材,动态展现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生命力;以真切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用习近平经济思想回应时代关切。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士引围绕立信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教学实践作了经验分享。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思政课教师施丹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初中部思政课教师肖洁、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小学部思政课教师杨晓敏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融入中小学思政课作了交流发言。
刘经伟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分享了大中小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一体化建设的阶段性成果,更精准聚焦了实践中的难点与堵点。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加强思考、深入研究,勇于打破学段壁垒;同时,要互相学习,彼此借鉴,主动衔接,协同并进,将大中小学“习近平经济思想”教育一体化工作推向深处。
(摄影 于闻)